萦蘭小築

  • (一)恒星:叶启荪
  • (二)棱镜:吴大有
  • (三)宇称:瞿健雄
  • (四)尾声
  • (五)附录
  • 卡司
  • 返场视频
  • 首页
  • 游记
  • 剧评
  • 游戏
  • 留言
  • 友情链接

话剧《对称性破缺》:孤光一点萤,散作满河星

  • 翛岚
  • 2025-07-28
  • 0

2025年下半年的第一部剧给了话剧九人的《对称性破缺》(以下简称《对破》),不同于之前看的《双枰记》和《四张机》,它更像一篇富有诗意的散文诗。三位主角的故事看似不相关,但又因为科学若有若无地联系在一起,最终呈现出形散而神聚的效果。

来自九人《对称性破缺》剧照来自九人《对称性破缺》剧照

话剧的名字本是物理学概念,简单说是关于对称性丧失从而有了丰富的多样性的探讨,引申之则是人的不同选择,会产生不同的命运结果,最终我们有了不一样的人生。在“选择”这点上和之前的综艺《了不起的挑战》(以下简称《挑战》)的第一期的探讨类似,《挑战》中的嘉宾只需要选择吃什么和怎么去的问题就产生了天南海北的结局,《对破》中为选择附上了更深的含义。 剧中叶启荪是理想与现实的破缺,吴大有是科研与道义良知的破缺,瞿健雄是性别与学术的破缺,他们时而是为中国近代科学奋斗的同路人,时而又因各自的选择成为崎路人,最终有了不同的人生。他们既是天上的星,也是水面的一点渔灯,茫茫的黑夜中那一抹亮光,引领无数后来者,最终有了满河的星光。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一)恒星:叶启荪

叶启荪是一个喜欢做计划的理想主义者,虽然现实一次又一次的打断他的计划,但为了寻找“中国人适不适合研究自然科学”的答案,他一直砥砺前行。

他用尽各种手段找来了学生,又因留学、抗战等原因一一送走自己的学生,他规划了中国科学的蓝图,却计划不来科学家。从26岁回国创建清华物理系到秘密支援抗日,将自己的身家都献给科研教学以至于吴大有缺线时都不去找他,再到那场人心的风暴中拒认莫须有的罪名,他可以为了保护学生撒了第一次慌,也可以为了保护学生坚持“我是一个物理老师,我不会撒谎", 风暴结束后一句“我是有学生的”是那么的锥心刺骨。

他是试图照亮他人的恒星,却在风暴中自我熄灭,南朝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是他在那场风暴最后的心迹告白:

吾狂衅覆灭,岂复可言,汝等皆当以罪人弃之。然平生行已在怀,犹应可寻,至于能否,意中所解,汝等或不悉知。

mmexport1752315402468来自九人《对称性破缺》剧照

而今,我们可以隔空述一句:先生,您是有学生的,他们已如繁星围绕在您的四周。

(二)棱镜:吴大有

吴大有是乐观而纯良的现实主义者,爱妻子是刻在骨子里的,提起妻子时总是骄傲的,选择留学的学校优先考虑妻子的身体,西南联大期间躲避轰炸他是老师中跑的最快的,只因活着才能陪太太散步、陪人打牌、看新上映的电影。

mmexport1752315407045来自九人《对称性破缺》剧照,中间为吴大有,正在为西南联大的学生讲课

他带领学生通过棱镜实验得出了那句很有诗意的“大海的蓝色并非反射天空,大海本身比天空更蓝”。在后来探望逝去的瞿健雄时和老张的对话时,介绍了瞿健雄的主要事迹后,说了一段类似的话“雪地真白啊,它不是反射天空,雪地本身比天空更白”。感觉里面蕴含了太多意象,但能力有限到目前还没能完全解释出来,浅浅臆测下有点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思。

吴大有总想绕着困难走,但困难总围绕着他,他只能无奈而乐观的应对着。妻子的病情和战争中的经历让他对生命的脆弱有更深的体会,所以原子弹的计划找到他时,他因为担忧会造成更多人伤亡而拒绝,这一点上他和大洋彼岸亲身经历爆炸的奥本海默有着类似的忧虑。他这一道德上的坚守,在这一刻也与叶启荪“以身许国”的立场发生碰撞,他们的这场论战注定不会有输赢之分,因为站在各自的关注点上都是对的,对同一件事,因思想不同做出的选择不同,导致最终走向不同的命运,这本身就是一种命运上的”对称性破缺“。

目睹了周围众多人和事的后半生,他开始选择直面困难。虽然直到最后他也没能回答多年前瞿健雄那个“一个人应该如何活着?又如何死去?”的问题,但他的一生和他最后的自白给了我们属于他的答案:

我叫吴大有,我的天赋只能算中等,靠着辛苦笨拙的努力才勉强克服了诸多困难。我这一生也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物理大发现,但照顾家人、照顾后辈总算没有留下太多遗憾。

(三)宇称:瞿健雄

瞿健雄是一个时代的突破者,既是埋首科学难题的科学家,也是面对命运刁难而彷徨的普通人。

她解题很快,其他的事情却很少在意,漂洋过海留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参与曼哈顿计划,因为对学生严格要求,被学生打低分错失职称晋升,证明“宇称不守恒理论”,又因性别歧视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即使逝去副教授的晋升名额,也要保护学生维护学生的利益。

她亦研究了β衰变等众多科研难题,也因此经常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或“东方的居里夫人”。这个称呼初听感觉是赞誉,但细想会让人感觉居里夫人是无法被超越的存在。居里夫人确实很有名,但瞿健雄既然已经凭借证明“宇称不守恒理论”了证明女性一样可以站在科学之巅,说明她已经可以和居里夫人平起平坐,甚至超越居里夫人,那她应该有自己的名字,居里夫人是居里夫人,她就是她,她是瞿健雄(原型: 吴健雄),不应当因为难以解释她的工作,她的成就从而简单的以“中国的居里夫人”称之。

mmexport1752315399876{.aligncenter」来自九人《对称性破缺》剧照,瞿健雄归国前,学生们自制奖杯奖牌感谢她给予的勇气

人是复杂的,她取得了众多成就科学家,却也会在努力一直被忽视后受到伤害,会在老师卢泊安逝去后对命运感到彷徨,对吴大有问出“一个人应该如何活着?又如何死去?”的问题。她想回国后找顾静薇寻找答案,但在回国前顾静薇离世,我尚未看《春逝》,所以只能从字里行间了解瞿健雄与顾静薇之间的师生情谊,感觉这应该是当时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之后她走过叶启荪当初走过的路,却再也找不到答案,直到经过北大,偶然碰上一个女学生,看到课本上那个顾静薇的名字,看到女学生骄傲的回答,看到校门口熙熙攘攘的学生们,感觉她应该找到了她想找的东西。

(四)尾声

舞台上游标卡尺随着时间缓缓展开,中间被满纸文字填满,既是一片片文字也是一段段历史。两侧白茫茫一片,是一棵树成为它要成为的样子时地上堆起的如雪刨花,也是比天空更白的雪地,亦可能是老张卖出去的纸钱。

mmexport1752315390321来自九人《对称性破缺》剧照,从左到右依次是瞿健雄、小贩老张、吴大有

《对称性破缺》剧情从1924到2004,横跨80载,三个演员以叶启荪(恒星,原型叶企孙)、吴大有(棱镜,原型吴大猷)、瞿健雄(宇称,原型吴健雄)三位科学家起起伏伏的一生为核心,演绎了40多个不同年龄、性格、身份的角色,涉及民国初创,近代科学教育启蒙、抗战、西南联大迁徙、海外留学潮、政治运动等众多关键历史节点。

这种时间跨度之大,内容之广故事要浓缩在130分钟里面,加上跳进跳出的体验,对于喜欢从头到尾沉浸在一个完整故事的朋友确实不太友好。幸好我接受程度还可以,初次体验感觉这种叙事方式很新奇,查找资料后才知《对称性破缺》采用的是典型的史诗剧的叙事手法,它通过第三人称讲述与第一人称演绎的方式,摒弃以往戏剧中的完全沉浸感,让观众在间离感中不断切换视角,成为追问者中的一员。

故事结束了,里面出了很多金句,也抛出了很多问题,回答了很多问题,但瞿健雄那个“一个人应该如何活着?又如何死去?”的问题却还没有准确的答案,这可能需要我们自己用一生去探索、去追问。

(五)附录

卡司

  • 张巍:叶启荪
  • 路雯:瞿健雄
  • 李晓辉:吴大有

oplus_137363456 -- oplus_137363456来自个人拍摄

返场视频

© 2025 萦蘭小築
Theme by Wing
冀ICP备14001026号
  • {{ item.name }}
  • {{ item.name }}